油画的时代写照与视觉解读
——赏陈少立油画随感
■ 翁剑青
我知晓陈少立的名字,约在1970年代中晚期,那是我在徐州工人文化宫跟随方冰山先生学习素描之时闻知的,其名常与李建国、李广才之名联系在一起,他们那时都是以创作实力和绘画成就逐渐成为徐州乃至全国油画界的青年才俊与艺界宿将。
光阴似箭,而今转眼都过了耳顺之年岁。除了后来在南艺内外与少立的相遇相识之外,尤其记得是在2003年仲夏,我们一行数人回到徐州云龙湖的湖心小岛上,准备了一桌酒菜,趁着厨师还在忙碌之际,我与他人在小岛与大湖水闸的遥远对角之间快速游了一个来回,再与桌上的少立等人欣然聚餐。他给我的印象是雅致、风趣和温和的,一副高度近视镜下透着敏锐而坚毅的目光。
虽然陈少立并不属于当代艺术界风口浪尖上的前卫或被媒体热炒的风云人物,但他的艺术成就和创作道路自然具有其个案特性和独到的时代意义。
艺与时进,画与人随。纵观陈少立的诸多画作,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显在的方面:
其一,长期以来,他的油画在题材、内容、趣味、技法和风格特点上都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与持续的探索,而非秉持一格,守成不变。这种创作的演变一是来自生活世界的时风波及,更是来自画家内在求新求变的美学认知与追求。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在成熟后若要主动变化,必然要在观念和方法上保持自主的思考和一定的冒险精神。
其二,陈少立的画作在艺术气质的总体倾向上较多的具有文质与温婉的韵味,具象和写意中强调其形式美感。作品的用色、用笔和气度上具有中国传统艺术意蕴和江南地理文化的潜移默化,同时也具有对时代风尚的敏感和自我的主动回应。这些从他画作中的艺术表现对象和形式语言中均可鲜明的感知。
许多作品中生动展露出不同时段的世象百态与市俗风情,表现出普通青年人的内心希冀、时尚与俗世的温情,不失为这个时代的某种写照与视觉解读。这显然与30多年前他画《祖冲之》作品的主题性,概念性和严肃性多有不同,而是直面世象的万般欲望和当代日常生活中的衣食儿女;少了些概念和程式,多了生动、自由与当下的关切。
其作品从个人视角和社群消费文化形态中表露了当代"景观社会"的种种视像及"娱乐至死"的微叙事版本。它们近乎构成了当代的市井生活风俗画。应该说,这与江苏南京地区六朝遗韵下的市井文化以及南艺校园生活的视觉常态有着内在或直接的关联,可谓眼有所见,画有所现。当然这并非画家创作的着眼点和艺术目的。
从陈少立的近期绘画作品中可见,他对于中国传统及民间绘画的美学意趣、题材、样相、技法及程式尤感兴趣,并欲以此改变或消解油画技法及审美经验中的西方传统或"苏派"样式的影响,寻求与本土传统审美经验相契合的"中式"意趣和个人样式,并在崇尚艺术的真性情和趋于写意的手法中,兼有其独特的把玩与演绎的绘画意味,以期寻求与西画主流经验及评判标准不同的绘画语言和审美形态。
由此可见,少立的创作一面与生活其间的现实情景和自幼谙熟的中国传统艺术趣味厮磨不舍,一面仍对学院绘画中强调技法、风格的研磨与沿革的职责负有某种使命感。也就在此间形成了属于少立自己的艺术样相和求变之路。而其得失成败自然还要更长的时间和广大观众厘定。
但未来是由无数个当下的作为所铸就与延伸的,艺术家更愿意把瞬间化为恒久。我们可以看到,陈少立的艺术才华,已取得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贡献已经呈现并进入历史。徐州的现当代美术历史,正是有诸多这样和那样的艺术家个体的创作活动所写就的。
在此也向这位从徐州走出去的知名艺术家和教授致敬。并相信他今后还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油画力作。
展览名称:岁月花语——陈少立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3.06.17—2023.07.17
展览地点: 宏今美术馆(南京市浦口区泰达路1号负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