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东(南京)作家、收藏家。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喻继高《慈母手中线》 38×28cm
文/孔祥东
江苏历来是中国画的一方重镇,代有大家引领潮流,那些彪炳史册的画家虽然离我们已经很远,却不断有留着他们信息的人和物再现,一些遥远的故事,仿佛新鲜如昨,这是大师的魅力,经典的永恒,后继者对大师人格和艺术的双重传承。
1998年我在朝天宫淘旧书,见两幅喻继高的线描人物画,左下角隐现红色铅笔写的“喻继高”三字,有一幅还钤了“喻继高印”。那时我对书画很懵懂,但对喻继高的工笔花鸟早就从《荷香鸭肥》年画上知道,我怀疑人物画是假的,卖家说这是喻继高读大学时的习作。看看签名自然流畅,用印和印泥都不甚讲究,以及纸张质量和包浆,一切都很天成,不像伪劣制作,就买下了。书画收藏者最终若能分清真伪,首要就是初始阶段每有所得都要刨根问底弄清真假,而不是凭感觉自以为是,因为每一件先入藏的作品都是稽考后入藏作品真伪的标准器。鉴别的一个方面就是与典型作品作比较,另一方面是对诸多要素作质的判断。非典型作品尤其不可缺少权威的佐证。
我把两幅单画芯裱好后拿到喻继高家中,果然卖画人所说不枉,喻继高有些深情地说:“这是我大学一年级画的。”他说,那时候美术界正好有一股全面否定中国画创作方法的逆流,连中央美院国画系都一度改名为彩墨画系,傅抱石勇于逆流而上,亲自教了我们这个班的中国画课程,一教就是整整四年。傅老师学识渊博,以前在中央大学美术系教美术史论,从未教过绘画实践。大概现在进入美院的学生必修课首先要画石膏人像,傅老师也非常强调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但他不是让我们用素描方法画石膏像,而是要我们用线条对着石膏像写生。他说中国画的线条不是简单用来勾勒轮廓的,更重要是用线来表现物体的面,通过粗细、浓淡、虚实、曲折、断续、单线、复线等等变化,构造出物象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国画与西画创作方法上的区别。那些石膏像:大卫、拉奥孔、思想者、掷铁饼者,大部分都是徐悲鸿亲自从法国带回来的,喻继高虔诚地说:“每件石膏像我都画过好几遍,目的就是傅老师说的,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
从这两幅人物画可以看出,那时喻继高的线条已有些质感。喻继高讲了许多他大学四年中与傅抱石交往的点点滴滴,这次看画没来得及讲到他工笔花鸟的恩师陈之佛,我特别羡慕他受到那么多大师的恩泽,连使用的教具也有徐悲鸿的信息。每位大师给他一点,累积起来就很了得,难怪喻继高有如此成就!叙谈匆匆,我把画留下请他题字。每次见到他总会提起,事后又忘记,一晃就过去了17年,想就此写篇文章,才找喻老将画取回。喻老把画交给我,又一次强调:“这是我大学一年级画的。我自己都没有这些资料了,你回去拍两张照片送给我吧。”他还说起,大学四年里,临过《故宫周刊》上的许多名画,临过傅抱石从徐悲鸿那里带回来的原大《八十七神仙图》等等,一概都没有了。喻老84高龄,面对自己20岁的作品,一定也是记忆如昨。画在喻老家的17年中,我多次想,哪天去拿时如果喻老在意就送他一幅,但是当画在面前打开,一幅《慈母手中线》、一幅《年轻人》,似有呼应,也十分可人,分开就显得孤单,我便说不出一个送字。
文章标题:听喻继高说傅抱石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57470557#qq.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