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之美:始于天工 成于人匠 臻于文化
也许是因为名中带玉,也许是受和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祖辈影响,我喜欢上玉,进而喜欢上和玉相关的文化,迄今也有30多年了。在玉雕界有一种说法:玉石之美,始于天工,成于人匠,臻于文化。除了欣赏玉石的品相、品质,我们还可以从中体味文化、读出人生、品出哲理。
始于天工,成于人匠
玉有“不雕不琢之石”和“精雕细刻成品”的品性。在有些人眼中,原石是僵硬、冰冷、没有生命的;但在玉雕大师眼里,这些石头是通透、鲜活的,他们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的活力,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璞玉本身带有一种神秘朦胧之美,令人向往探究,引人无限遐思。但再完美的玉石,不经过雕琢,也很难成为一块宝玉,其价值亦无法完全显现,既不能璀璨耀人,也不能展现独特魅力。《礼记·学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唐太宗也曾言:“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业界常说,自然天成的雕琢工艺与妙到毫颠的创意设计,让其在雕刻之后似乎仍是天然之物,这才是玉雕艺术的最高境界。玉雕设计大师通过巧妙构思和匠心琢磨,令自然的玉石变成了凝练优美的玉器。雕物而现意,显示大气而刚劲有力之感,雕形而见神韵,使玉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出传世精品。
玉器的艺术之美与文化内涵离不开能工巧匠的雕琢,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涵养。中国传统玉器追求“画中有诗”的境界,讲究意境深远似山水画,又如古典诗词凝练优美。雕后的玉品,外则温润光滑、精美别致,内则含光拔萃、精气耀人、形神兼备。另外,从古至今,玉雕都作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寸平台”,蕴含平安、吉祥、祥瑞等祝愿。
人玉合一,比德于玉
中国人赋予玉及玉制品一种文化理念和精神力量,这是非常独特的。除了工匠对玉精雕细刻,力求达到“人玉合一”的境界,品玉者,最终品的也是文化,心性沉淀,方可“人玉合一”。
白玉温润,翡翠晶莹,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谦谦君子”的品质。有人说,爱玉之人需有玉德,方能称为君子。古人说“玉有五德”“君子比德于玉”,玉文化倡导的“五德”——仁、义、智、勇、洁,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相互映照,亦是人生修养的理想境界。
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玉的质地温和滋润、带有光泽,具有仁爱之心,给人带来恩泽,经常佩戴,如同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人时刻陪伴左右,感染着你,让你心态平和。
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由表及里,看透玉的层面、质地,这是玉的忠义。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能做到五德之二,已是难得!
智,“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者方也”。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做人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
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代表着玉有超人的勇气和气节。
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时边缘会有断口,但我们用手触摸并不会受到伤害,这也表明了玉的洁身自好。
玉品与人品相关,人与玉相得益彰、相互辉映。拥有或佩戴美玉之人,应该有更稳重的涵养、更文雅大方的举止谈吐,并通过品玩自己的玉品,涵养美玉般的情操。
品玉悟道,读出人生
玉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品玉,是对美的认识,需要长久的经验,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知识。从玉石中读出人生、品出哲理,既是爱玉之人的乐趣,也是其自我修养的体现。
品玉,是崇尚一种精神。玉石无言,却总有一种魅力,令人深陷其中。战国时期,秦国看中了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打算用15个城邑换取它,赵国很为难,担心秦国没有诚意,拿了“和氏璧”却不给城邑,赵相蔺相如携璧入秦,发现秦王果真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携璧以死相逼,定要秦国先划让城邑,秦王自觉理屈,退殿而去,蔺相如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完璧归赵”的故事,让我们对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也可看出赏玉、品玉似乎已经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之中,体现出从古至今人们对玉石精神的崇尚和发自内心的喜爱。
品玉,是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几千年来,从王公大臣到文人雅士,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无不崇尚玉石之美。它的温润莹洁,它的典雅凝重,它的秀巧清新,让人惊叹于自然的造化,于是有了“石破天惊逗秋雨,独留巧思传人间”的佳话,有了“赏玉归来两袖香”的意境。在品玉时,我们总能寻觅到一处处如画的风景:晴空丽日时,蝶舞蜂歌,百花齐放;星辰初现时,和风徐徐,花果飘香……迷人的诗情画意是匠人雕琢的主题,玉雕中充满哲思的艺术景观总能使人思绪万千。人们崇尚玉,因为它清逸温润、淡雅自然,如春风化雨,似秋水视底,给人带来大美无言的震撼,显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
品玉,需要智慧豁达的人生态度。无论源于自然的玉石,还是精雕细刻的玉器,因经受了不断变迁的环境历练,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瑕疵,而包容瑕疵正是人们学会品玉的第一步。品玉,不仅要懂得欣赏它的美,还要欣赏它的不完美。如同我们的人生,总会经历顺境逆境,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场风雪使车轮陷入泥泞,考场上的一次疏忽,工作中的一次受阻……种种皆是瑕疵,恐难有尽善尽美之事,但若执着于这些,和自己盲目较劲,而忽略了人生路上的其他风景,便只能生活在痛苦之中。一块好玉的美,不会被瑕疵所掩盖,当你在品玉的过程中学会了包容瑕疵、欣赏瑕疵之时,也就更能感受它最美丽、真实的形态。以包容之心看待世界万物,人生便自有一番豁达之景。
品玉,还是一场面对人生的修行。初见一块玉石或玉雕摆件——业内称为“视玉”,令人眼前一亮、目不离物。亲手触摸一块晶莹温润的玉石时,内心深处则油然而生一种温暖、亲切的珍爱情感。伴随着品玉时光的深入,人生有了更多纵深感、探索性和趣味性,以及更充足的精神养分。“人映物,物照人”和“人玉合一”也是人生修行的目标。珠宝玉石首饰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装饰,还是情感、文化、故事等的载体,传达着主人的内心世界。玉所蕴含的谦和、含蓄、包容、礼让等品性渐渐融入人的性格,使我们拥有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大气与面对人生起落的智慧,是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文章标题:玉石之美:始于天工 成于人匠 臻于文化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57470557#qq.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