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四川雕塑家李先海应中国美术馆的邀请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展览。
进入中国美术馆3、7号厅,一个个极具巴蜀特色的木雕人物呈现在大众面前,他们有的在拉二胡,有的在卖糖葫芦,有的在喝茶,有的在卖肉……虽然穿的是民国服饰,看起来似乎不那么“时尚”,但扑面而来的市井之气,还是吸引了男女老幼驻足观看。
展览现场
艺术家李先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实在是太生动、太有趣了!”一位年轻的观众连连赞到。“会不会觉得这些民国时期的人物和当前的时代离得太远?”
“当然不会呀,虽然这些劳动人民在做的很多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渐渐退出历史,但本质上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通过辛苦的工作努力生存,我们需要这种精神。”一位观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
这正是艺术家李先海想要通过作品告诉给观众的,“我有一种民国情结,我很欣赏那时人们身上的那种不屈的精神,日子虽苦但风骨犹在。……我想通过我的作品把当时的生活状态、思想状态表现出来,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到,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这些东西不应该被忘记,这种与命运、苦难抗争的精神应该受到尊崇。”
中国美术馆7号展厅展墙上,李先海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他的艺术人生
联系李先海的人生历程,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7号展厅展墙上,李先海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他的艺术人生。
1955年,李先海出生在重庆市奉节县,父亲是县粮食局普通职工,母亲家庭妇女,一家人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十分拮据。1969年,身为长子,年仅14岁的李先海背着父母主动向学校申请了退学,即使被父亲痛打也不愿更改,无奈之下,父亲只好把他送到乡下学木匠。
三年后,他被招到县城氮肥厂当锅炉工人,一个偶然的机缘,他从一个朋友那里发现了一本《世界名人传》,并受到启发,从此开始自学美术,画了大量的素描和色彩。
1977年高考恢复,李先海先后四次参加高考报考四川美院,但是由于文化课过不了关,都以失败告终,这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求学无门,李先海就只能靠自学和请教别人。
1984年李先海有幸认识了四川著名雕塑家赵树同老师,当时他正在奉节白帝庙塑造大型泥塑《刘备托孤》,李先海就每天下班到赵老师的工作场地看他做雕塑,还请教相关问题。后来,他又结识了白帝城文馆所所长魏靖宇,一次李先海到魏靖宇工作室,从他收藏的一大堆阴沉木里发现了一件肌理特别的木头,就即兴奏刀,创作了一件贝多芬头像,并受到魏靖宇的大力肯定。从此,李先海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用阴沉木为自己说话。
正在创作中的李先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正在创作中的李先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李先海的工作室
为了专注于艺术,李先海辞掉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前往成都进行木雕创作。在那里,川西平原的风光、集市小商贩的生意来往、市井老百姓的苦乐生活一一被李先海记录下来,为他日后的创作埋下伏笔。他如饥似渴看书,在书中寻找知识。他妻子说:记得2009年生活还没有脱困脱,第一次去北京在宋庄,在地滩上就把家里仅有的3万多块钱买了几大箱书。这一次在中国美术馆又买了好多书,我想跟他买几件衣服他坚决不要,他居然说衣服够书不够。
群雕《小川戏》 乌木/97×62×122cm 1999年 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直至1999年,李先海才迎来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那一年李先海参加了“第九届全国美展”的海选,四川美协的领导没有看他的文凭,也没有看他的职称,更没有看他的工作单位,只是看了作品就让他以平民雕塑家的身份获得了征战全国美展的机会。那一年,李先海的《小川戏》获得优秀奖,他也因此开始在雕塑界崭露头角。
《苦旅共甘泉》乌木/115×41×112cm 2009年 获“全国第十一届美展”银奖(金奖空缺) 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9年,李先海的《苦旅共甘泉》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银奖,而这一届全国美展的雕塑没有金奖,他实际获得了雕塑类的最高奖项。
1月8日,“匠心入木——李先海雕塑艺术展”的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向大家分享了这次奖项背后的故事。
“我第一次看到李先海的木雕是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审的现场。当时,一进入展厅,李先海的作品就‘跳出来’了,其作品既有民间朴野的真趣,也体现出他对现代主义的自我认知,这种风格与当时所有的学院派作品都不一样。然后我就接着所有评委去看他的作品,还让人误会我是在拉票,其实在此之前我根本就不认识李先海。”
在金奖提名时,评委之间出现了分歧,有些人认为如果让李先海的作品获得金奖,那美术学院就不要办了,最多得了银奖。但当时又找不到比李先海更优秀的作品,最终,那一届的全国美展的雕塑只有银奖,没有金奖。
吴为山认为“李先海没有进过专业美术学院,但这不要紧,古代的匠师们也都没有进过。他是自学、自悟、自创。”因此,有些人对李先海没有进入艺术学院而感到庆幸,“如果李先海在4次报考四川美术学院的某一次被录取,那他现在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其实不是这样,李先海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他是否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一点关系都没有。”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盛杨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之所以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获得业内认可,究其根本是因为他是从民间艺术里寻找智慧。中国雕塑家对中国传统雕塑的认识并不全面,他们偏重于宗教、宫廷、寺庙、陵园雕刻的研究,民间的雕塑往往被忽略,李先海恰恰把重点聚焦于此,这也是他艺术风格形成、并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古蜀遗韵》 雕塑 乌木 50×48×135 60×47×20 2012年
群雕《中华医学》乌木/48×67×146cm 2015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1年,李先海有幸接到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给他安排的任务。“为了搞好创作,我准备了很多资料和书籍,认真参考了《中华文明百科全书》,在这之中,我对中国医学产生了极大兴趣,因此我选择了‘中华医学’这个题材作为创作首选。”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如明代的白话文小说:冯梦龙的《警示醒言》《一刻二拍》,中国古典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对我的创作产生着影响。在我创作时,力求呈现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基因。”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创新,李先海采用榫卯结构,一气呵成地完成了群雕《中华医学》。2016年11月20日,这件作品和其它145件作品一起,在首都国家博物馆亮相,展览结束后,作品被国博收藏,接受广大观众批评、指正、点评。“这也是我的心愿和期盼。我历时五年的艰苦创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算是对我最大的回报。能为国家做点贡献,也是我最大的心愿和自豪。”
《斜阳》乌木/76×60×120cm 2013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圣殿烛光下的婚礼》乌木/168×75×143cm 2014年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待抗战胜利时》 乌木/105×38×162cm 2015年 入选中国国际美术双年展
“我想把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用手中的榔头与雕刀一一记录下来,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更多的被世界所了解。” 对于自己的作品,李先海有两个愿望,一是举办一个大型的个人雕塑展览,二是建一座个人艺术馆,集中展示李先海的川西系列作品。
此次 “匠心入木——李先海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的举办,也说明李先海举办大型个展的愿望已经实现。与此同时,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政府决定支持李先海建设雕塑艺术馆,并把它打造为成都、四川的一张文化名片,让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游客都感受到老川西的独特魅力。重庆市奉节县副县长李品雄在展览开幕式上向大家宣布了这一好消息。
《春的旋律》 乌木/65×44×152cm 1998年
《相守》乌木/140×63×125cm 2017年
《画者》乌木/52×38×134cm 2017年
《黎明前的黑暗》乌木/80×52×121cm 2018年
《探路》乌木/47×115×166cm 2018年
“我的作品力求追求民俗风情,追忆昔日的黄昏之恋,反映川西平原的农村生活,和老成都的市井小市民生活……我创作的人物也是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的创作初衷就是用木雕这种抽象的艺术方式,把家乡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记录下来,把他们真实的情感表现出来。”李先海说到。
正是这样朴实的想法,使得李先海的雕塑真实地再现了人们的生活,而其中丰沛的情感直接刺激到人性最脆弱的一面,让观者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他也使得本身没有生命和情感的木头,在他的手下似乎被注入了灵魂,有了新的生命和情感。就像雕塑家徐天保评价的那样:“木入他三分,他入木七分。”“李先海也以其独特的木雕艺术,在学院的高墙外展现了一道奇异的景观。”
文章标题:【雅昌专稿】李先海:一位草根雕塑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57470557#qq.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