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宋代,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物画中适应城乡经济繁荣出现的风俗画得到了突出的发展。
12世纪初叶,张择端创作了千古巨作《清明上河图》卷,把风俗画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山东人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是北宋后期的读书人,工于界画、舟车、市桥,后进入徽宗画院。他的《清明上河图》以运河北段——汗河为特定环境中的纽带,极情尽致地描写了首都汴梁内外的繁华景象和各色人物的日常生活。运用了不断自右至左推移视点(東):涵端的构图,在五米多的长卷中,依次描写了市郊、汴河两岸和市内街道三大部分,逐步把观者引入繁盛喧闹的市井,使汴梁城乡中三百六十行和各阶层人物活动尽收眼底。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1
汴河内外漕运的紧张繁忙,市区商业、手工业活动的兴盛,店铺柿比,行人熙攘,令人目不暇接,恍如身临其境。作者还着意刻画了北来的骆驼队沿汴河南下,突出地表现了京都在沟通南北经济上的枢纽作用,真实地再现了劳与逸、贫与富的生活差异和时尚风俗,强调了虹桥附近充满戏剧性的场景,使全卷波澜起伏,引人人胜。这一幅集山水画、界画与人物风俗画大成的鸿篇巨制,造型准确,笔墨流畅,着色淡雅,构图统一多样,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致使明清以来出现了无以数计的模仿者。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2
南宋时期风俗画与节令画的流行,比北宋更为丰富多样。城乡经济的繁荣,进一步唤起了画家对世俗生活的兴趣,画家们的注意力似乎转向了更平凡琐细的生活小景与多种生活情味。对儿童情态与心理的描绘,在时令画与一般风俗画中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著名的儿童画家苏汉臣是河南开封人,本来是宣和画院的待诏,南渡后继续供职。他的《秋庭婴戏图》轴,画风精细严谨,赋色明丽鲜艳,描写庭院中秋花盛开,湖石矗立,花荫下两个孩子正在镶嵌螺钿的绣墩上全神贯注地玩玩具。花丛中的另一个绣墩上下也放满了玩具,烘托出儿童的玩兴正酣。这种对儿童琐细生活情致的发掘,显示了画家观察生活的细腻入微。苏汉臣等人在节令画中不厌其烦地画儿童,大约是为了满足观赏者多子多福的心理。传统年画的儿童题材也许即滥觞于此。
南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苏汉臣同时又画过《货郎图》,但描写儿童簇拥货郎最多的画家是比他晚一辈的院画家李嵩。当过木匠的李嵩是北宋宣和画院画家李从训的养子。他多能兼善,所画人物、山水与花鸟都有风俗画的意趣。在他的人物风俗画中,《货郎图》是一大类。在这些画卷或扇面的《货郎图》中,人们可以看到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蜂拥而上。急欲得到玩具的儿童开始自行攀取,稍稍懂事的孩子拉扯母亲的衣衫必欲购得而后快,尚在吮奶的婴儿也忘不了以手触摸玩具。在此情景下,画家还描写了母亲的耐心和货郎既期望畅销又唯恐丢失损坏的矛盾心理。他把传统“界画”手法用于描写使人眼花缭乱的货郎担,自然是别出芙蓉、菊花盛开,两个幼童围于心裁。人物衣纹用线的颤动顿挫,大概不仅在于对比货郎担用笔的精严,还可能是为了显示布衣的质感,从用色比苏汉臣简丽,笔墨精微石花丼也极显朴这一点上,也可以窥见出这位宫廷画家的趣味更接近于普通赏者。他的另一类作品则旨在批判陈风陋习。相传他画的《四迷图》便是鞭挞了酗酒、嫖妓、斗殴等城市病态生活。联系他曾经画过《宋江等三十六人像》的创举,应该说他是一位有思想的画家。
南宋 李嵩《货郎图》
类似的风俗图画,不少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其中闫次平的《四季牧牛图》卷与李迪的《归牧图》轴都十分细腻动人。前者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牧童在四季中的种种生活情状,冬景生动地刻画了寒风凛冽中,牛背上的牧童匍匐于蓑衣里的畏寒形态。后者表现斜风细雨中的牧童在牛背上寻找被风吹落的草帽,充满了生活情味。这些说明了画家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再如描写顽皮的农村儿童捉弄午睡冬烘先生的《村童闹学图》页与传为李唐的《村医图》轴同样是反映农村生活风俗的优秀作品。
南宋 李迪 《风雨牧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