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新的书法忽悠学】其实书法就那么点事儿(连载)
写在前面
我其实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上学学的是陶瓷工艺学,研究怎么做陶瓷;后来不小心因为会写点小文章做了秘书和办公室主任;再后来又当了副总做管理;后来脑袋一热又搞起了网站,把看似不错的官儿给辞了。这些年老同事见到我都很惊讶----你还会搞电脑?而平日里,很多书法家和爱好者又经常向我“讨教”这个那个的,貌似我还成了书法专家似的,这些足以证明我这人从来没有自己的主业,用人事部门的话讲----没有专业特长。
说真的,平日里的确有很多书法家跟我问这问那的,于是我想----书法其实就那么点事儿,没啥可神秘的。之所以大家喜欢问我,可能因为我乐意说真话吧。
我呢,其实是一个喜欢把事情简单化的人。对于书法,我也觉的这不过就是“用毛笔写中国字儿”而已,真的没啥。但很多人喜欢书法、研究书法、刻苦练习书法,却往往因为很多环节没有弄明白,很迷茫也很苦恼。那么,我就想写这个连载,跟大家说说我所知道的、我所认为的书法那些事儿都是啥。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认为我忽悠,那就少看,对智商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不妨先思考一下再实验,就是说,先做个皮试。
这个系列,没有先后的必然联系,我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大家就等着。。。
还要说明一下,我就是一个搞忽悠学的,大家千万别当学术著作看,万一我把你领入歧途,可不负责往外带你,后果自负,我也没有解药,华佗有,咱又不知道他埋在哪里了。。。
欢迎转载,转载有理,转载无罪。严禁出版、严禁发表、给钱也no!
所谓的目录
1、关于毛笔
2、关于纸张
一、关于毛笔
到底写字用什么样的毛笔,很多人一直都在迷茫,包括今天还有人在问我应该用什么毛笔写字好?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这么问:看你想写什么书体?写多大的字了?
比如,现在写二王一路的小行书,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使用兼毫笔。所谓的兼毫,其实就是羊毫+狼毫(软毫+硬毫),有的是软毫+尼龙丝(这种毛笔现在比较常见,成本低。)这种毛笔弹性适中,好掌握好控制。
写小行草书,有的人喜欢用“硬毫”,所谓的硬毫最常见的就是狼毫笔,弹性好,硬度大,使用起来有点跟钢笔的感觉是的,比较顺手,笔好,不容易散。可我个人以为,弹性太好、硬度比较高的毛笔,会导致如下问题:
一个是转折的时候,容易出现“圭角”,或者出现折笔造成的死角(这个是字的内部空间问题,也叫内白)。转折,是两个概念,圆的弯叫做----转,硬的弯叫做----折。死角太多的字,显得生硬,而不是有劲儿。字太硬了伤韵,这个大家记住就行了,要展开说的话,估计得写一套丛书。
一个是线条容易单薄。硬毫笔因为弹性大,所以书写的时候不太容易压下笔去铺开笔毫,所以线条很容易单薄。再者就是,线条因为好控制了,书写会容易理性,没有意外效果,于是线条很容易被书写者习惯成为一样粗,就类似放大了的钢笔字一样。
当然,每个人对工具的偏爱和控制程度不一样,所以我上述的说法不是绝对的。在高手手里,就是牙刷,人家也可以写出好字来。
当代比较有名的书法家,其实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手感选择不同的毛笔,因此也容易表现出来自己的什么个性,这是工具和技术的结合。
比如,陈忠康喜欢用羊毫写小字,我试验过,难度挺大的,不好控制,可人家水平高,技术好,就玩难度大的,所以他的羊毫笔写出来线条比较温润厚实。
张旭光喜欢用长锋羊毫写大字草书,羊毫不好控制,所以时有意外效果产生,羊毫长锋毛笔蘸墨多,线条饱满、当出现干笔的时候,线条因为用笔的配合,会显得很复杂也很有意外效果,比如笔锋倒下“擦”出来的“绞转”意味。
广东有个书法家欧广勇,善用茅龙笔(貌似始终草做的毛笔,前几天在广州见李远东拿着一支新的,没好意思要过来研究一下,颇遗憾!)写隶书,因此他的隶书写得比较苍老、破败的笔意,如枯藤一般。
八届国展获奖作者考试那次(2003年好像),曾见过方建光用人毫(大家别想歪了,就是小孩的头发做的毛笔),当时他也写小行书。
孙晓云老师用的啥毛笔一直没见过,有机会窥视一下。
其实,毛笔就是每个人的习惯,选择对路了,比较适应。在没有成为大名家之前,大家别跟毛比较劲儿,那样会事倍功半的。
据坊间传说,王羲之用中山兔毫,兔毫就是某个季节兔子脊背上的毛毛,这个我曾经在《技术视野下的王羲之书法》(连载)中论述过。所谓兔毫,我觉得就跟现在大家用的“兼毫”毛笔的性能差不多。
我平时用“鼠须笔”,这是我个人的偏好,因为兼毫笔我买不到。但是鼠须笔现在也买不到了,据悉那个厂家不做了,改种大棚菜了,生计所迫,唉。。。
对于毛笔,我觉得好用就行,没有必要追求价格。很多人迷信价格,其实那都是忽悠人的。有的人送过我红木笔杆的毛笔,还有犀牛角的笔杆、象牙的笔杆,其实毛笔这玩意我们用的就是笔头,跟什么笔杆没关系。毛笔也就是一次性的用品,用一段时间就扔掉了,类似内裤,穿破了就别补了,买新的吧。当然如果你买的是名牌,那就另说。
二、宣纸
写字的人都知道宣纸。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宣纸的,反正古代貌似没有,比如王羲之和苏东坡那会儿。
现在,我们经常见到,每个书法家家里都有很多宣纸,玩的狠的家里会有专门一个屋子放宣纸,据说宣纸放的年代越久越好用,是这样的,新的宣纸有火气,不好用。所谓放的时间长了,就是让宣纸松软一些,类似发酵。
不过用什么样的宣纸写字好,这个对于书法家来说挺重要的,就跟你买了一台法拉利跑车,到底这车是该在山上跑,还是在农村溜达还是在北京的街上飚一下车,这是有点名堂的。
这么说吧,宣纸基本分成三大类:
1、生宣(纸),很洇墨。
2、熟宣(纸),不洇墨。
3、半生熟(纸),不太洇墨。
我曾经见过很多人,临摹兰亭序用生宣,费了牛劲儿也弄不好。为啥?因为兰亭序的字也就硬币大小,生宣很洇墨。为了写好笔画的精度,只能:墨汁少兑水,可是黏黏糊糊的很难写,跟油漆似的拉不开笔;或者加快行笔速度,一般人又做不到高速度下的精度。
其实,对于小行草书这类的字,根本就不能用生宣(特殊人物可以,不过这种人地球上罕见)。对于这一点,我们非常有必要去研究一下古人传世的那些作品。很多人几乎没有看过古人的真迹(连博物馆都没进过,整天就对着本黑白的破字帖临摹),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搞书法的不研究材料,你就比别人略逊一筹,别不服。
《兰亭序》根本就不是用生宣纸写的,大家可以这么想,东汉蔡伦造纸,东汉完蛋之后就是三国,三国归了晋,王羲之就是晋朝滴,所以那时候的科学技术水平,哪能造的出来宣纸啊?对不对?咱用脚丫子一想就能想得出来。再说了,那时候造宣纸有嘛用啊?又没有中国书协,也没有国展。
连苏东坡、米芾他们大宋朝都没有生宣纸,否则当时的中国美协主席宋徽宗早就干上大写意水墨画了,还整天画那劳什子工笔花鸟,还得眼睛都花了。
说到生宣纸,我曾经看过一个理论家的学术文章,说明清时候开始使用生宣纸写书法了,理由是明代后期徐渭他们那帮家伙(书法家+画家)花大写意画就用生宣了。2011年夏天我实在闲的没事,就开始用红星生宣临摹徐渭的大写意,感觉很不对。立马我就请教了国画家,人家告诉我----徐渭那种大写意画根本不能用生宣。当我再见到几十张当代大写意画家吴冠南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的时候,我也发觉----老吴用的也不是生宣啊。看来,明代后期开始使用生宣纸写字,是扯淡。难怪女人们都说“宁可信世上有鬼,也不信理论家那张破嘴!”
曾经在广东,有个学王铎的人让我看他的作品,我说你要用半生熟的宣纸写王铎。他说,别逗了,王铎用的生宣啊。我笑了,啥时候王铎用过生宣啊?我们之所以认为王铎用生宣,都是看的黑白字帖,丈二条幅被浓缩成手掌那么大。
为什么我要说王铎没用过(至少很少用!)呢?我看过很多王铎手卷真迹,那种材料基本类似牛皮纸(起码是熟纸或者类似现在的传真纸),这一点大家找点全彩色高清字帖,就会发现其中的笔画不是生宣的效果。至于个别涨墨线条,那都是在熟纸上墨堆积渗透的结果,绝不是生宣纸迅速渗化的痕迹。
有人说,字帖上他的大条幅都是生宣写的,不然咋会有涨墨啊?我还是请大家有机会去看原作乃至高清复制品,这样你就会发现,人家王大爷一般都是写在绢或者绫子上面的,那里是什么生宣纸啊?11月份的时候我在故宫看到一件王铎条幅,就是白绫子上面写的。如果把它印成黑白字帖,编辑再不注明,你又以为是生宣了。我们可以这么想:王铎很多时候那种丈二条幅,就是一笔一行,或者一笔写好多个字,生宣那么吸墨,他能一下子写那么多字?除非他用失传很久的“迅雷”手法写的。
曾经有高手说过一句话很经典----远离生宣!(请宣纸厂饶了我,我绝没有砸你们生意的意思!)
当然,并不是生宣绝对不能用,在当代,生宣作为书法创作最为重要的书写载体,已经不可逆转的成为大家常用的材料,而且很多当代名家也用生宣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这也是当代书法的创举和巨大开拓。但我的意思是,你要玩古人没用生宣写的那些作品,可你非要用生宣写,这可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我也无话好说了。
那么,当代高手都用什么渲纸写字呢?
随着书法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国展的拉动,几乎带动了造笔、造纸、造墨、装裱行业乃至航空业的迅速发展,这应该称之为国展经济模式。其实国家发改委应该给予中国书协“拉动内需特别奖”才是。
那么,但就宣纸而言,因为二王书风的泛滥,导致大量的书法家开始寻求一种适合写精致笔画和小行草的载体。于是,我们就得以见到很多高手经常用的纸张了----
比如:泥金、泥银宣纸,这种纸大概清代有点,好像明国的时候使用稍微多一些。当代很多书法家却开始广泛运用。这种材质,类似熟纸,不洇墨,而且书写有一点摩擦力,比较好写。只是现在的粗制滥造(当代人的特点),导致很多泥金、泥银宣纸质量不佳,时间长了表面涂层会氧化变黑。而且这种宣纸比较“脆”,折叠几次容易断裂。
金卡纸,好像是当代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材质,是装裱在硬纸板上的。日本有很多各种颜色、材质、质地的金卡。国产的金卡貌似没有很好的。
粉笺纸,这个民国的时候就有,好像清代也有使用过。比如,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清代和民国的老作品,对联啥的,都有皴裂,感觉纸张很厚,墨色浓黑,基本就是这种纸张,是表面有“粉状”图层的一种宣纸,和传真热敏纸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些书法家在书写前,都是用干毛巾在表面蹭几下,让粉状物更加密实一些,这样才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