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文章
坚守文脉
——刘阳先生
明人
21世纪就中国各行业而言,因知识、科技陈旧,被许多西方的科技文化所取代,从物质产品、标准,到生产、市场、使用,到金融体系、生活观念、习惯,几乎都是外来的模式的翻版。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人类文明史,在被迫改变。
中国书画作品因其历史、文化、技巧价值,早已被当成比黄金更让人踏实的可保值升值的商品(在国外艺术品是受法律保护的资产),而且只集中在像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数得过来的,一些为中国书画做出贡献的专业大家的作品上。之所以如此,因为时间与历史、文化内涵、专业性、创造力,是检验艺术家及作品的真正核心价值的标准与尺度。现阶段所谓市场流转,在不考虑文脉的盲目价格化,与无限度的、过度的炒作,偏离了艺术、价值、与经济规律,更多的是人为价格的标示。
三十年,依然初级的艺术品市场,如同沙漠上的风与筛子,既扬起过无数的虚无的粉尘,也沥汰了很多所谓红极一时的 “艺术大师”与“大家”,每三年、五年、十年的残酷的淘汰周期,并不是市场与藏家买家的个人好恶的巨额资金,所能人为左右的了的。文脉规律核心价值的权威性与魅力,才是存活真正创造型艺术家与作品,及规范艺术市场永恒的核心,任何人为的设计与炒作,都抵挡不住对艺术专业化、高标准与价值的检验。开派大家及他们的作品,永远是为延续文脉,从专业艺术教学、创作、研究及市场的标准、方向及尺度。那些只知摹仿、抄袭与剽窃自然与别人的技巧,缺乏独立思考与创造性的非专业行为,是为加速阻断文脉“添砖加瓦”,形成的并不是真正的价值市场,只是娱乐型的陪衬,与加大假冒伪劣甚至垃圾的产出。这其中真艺术的存在与壮大,除了开派艺术大家们博学、眼界、高度及扎实的造型功底,体系化的思想、技巧、创造力外,不可或缺的便是:为维护文脉坚定、坚强、巨大的意志力的坚守。
刘阳先生在坚守,虽然他有多方面的学识、成果与经验,却没有像很多人那样,追求功利的短、平、快,而是扎扎实实、稳稳当当、头脑清醒、程序明确的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断调整、完善、丰富他的艺术思想与技巧体系,为特有的、可持续的文化艺术文脉而努力。其中以沂蒙、江南、湘西山水、风情、风物为主要载体的作品,不断从造型、变型、水、墨、色、光、影、构成的视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概括提炼,始终保持人格、艺品的清澈与纯爽,始终走在引领现时代绘画思想、观念、技巧的前列。刘阳先生的画室中,从不张挂他自己的任何资料与作品,从不自我欣赏与陶醉,也从不去营造所谓空虚的情调,有的只是质朴实在的生活气息,如同他的为人与作品,大气而低调,没有半点的张扬与轻浮。在不断修心修为中,实现沉淀与提升。
坚守并不是拼时间与“耗”功夫,刘阳先生及其作品的坚守:
1、几十年间,在透彻理解取舍文化大体系的基础上,始终守住不同地域的风情与历史文化,所形成的文脉底线,无论东、西、南、北,无论地域、民族、信仰、价值观念,刘阳先生总是能通过历史文化的镜子,透过纷繁的现时代物质与人性扭曲的干扰,发现不同地域大背景与小角落中,文脉的核心与支点,通过看似点缀的石、树木、水、云、屋、人的形态,发现、提炼、补充作为通过不同人、不同感知的物像、情节的规律,上升到人文高度,提升强化文脉的内涵与外延。
2、几十年间,刘阳先生所创作的每一幅书法、花鸟、动物、人物、山水作品的几大系列作品,如沂蒙、江南、湘西等,其中的思想、精神、内涵(浪漫的敏感、现实的哲理、象征的朦胧、荒涎的解构)的总体文脉特征,是大致相近的。但构成、情境,决没有一幅是雷同的,而且每个不同时期的作品的造型、笔墨、光色的变化,是非常之大的。始终保持博大精深的艺术专业精神与创造力。
3、几十年间,刘阳先生虽然为公益、文化、教育与宗教事业,无偿捐助了上千幅作品,应邀举办了几十次个人作品展。他始终拒绝各种走江湖式的、不规范的笔会与商业活动。他虽然认为部分作品,可成为商品,但必须是通过规范的市场经营,而非“炒作”与“运作”。创作与收藏供与需的关系,也应是正常而客观的、双向的、对等的,既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水平,及对不同地域及艺术家与其作品的文脉、艺术思想、价值的欣赏与尊重,才能真正实现价值的投资与价格的转化,从而上升到资产的高度。
刘阳先生的这种对文脉的坚守,是他对自己与作品,及市场的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值得尊敬的。正如贾又福先生多年前对他的评价:刘阳在中国艺坛,致力于艰苦卓绝的研究与创作活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显示了惊人的艺术才华。
始终踏踏实实以专业精神、标准创作,明明白白的做人,是刘阳先生区别于很多人的品质与内涵的体现。他才免去了非专业的、无序的、无味的、浪费时间与生命的应酬,及虚荣的作秀与胡闹,也为他自己预留出了,独立思考与平静生活及创作的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