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文章
创 新 艺 术 30 年
——刘阳先生艺术创新
沂蒙画派研究
人类社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进步,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今天的网络,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的。创新是有前提的:即必须A具备广博的文化学养、综合素质;B宽阔的视野;C思想的高度与深度;D相当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E自然、社会、对事物特性、规律的把握;F精湛的技巧、技能;G精细精密的制造与质量; H提升、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及改变影响思维、行为方式的价值与贡献;I时间历史的检验……缺一不可。创新规律的发现、归纳、提炼,创新是延续的基础。从刘阳先生1986年创立的沂蒙画派与沂蒙画风,可以一目了然。
中国画与西方水彩、油画的画种界限区别,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国艺术拓展的所在。其实只是于材料工具的稍有不同。中国画、水彩都是用纸与水质颜料,以水调和,不易覆盖;笔则是锥形毛笔。最大的区别是:纸与墨。中国画写意画用吸水性强的生宣纸,工笔画用的熟宣纸不吸水。水彩纸不吸水;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水墨画,多以单色墨,为主要表现手段。
中国画与油画材料差别,油画用布、板等耐油材料,颜色则是油质颜料,用油调和,可以反复覆盖。笔则是扁形平头笔。材料的差别,导致创作程序有别、作品的肌理、质感不同。中国画因材料特性,决定了不可能反复修改,在准确表达的前提下,还要画出笔墨的趣味。
以上材料差别,导致技法差异。中国画用线造型,水墨平涂为主,用色相对较少、且比较单一。西方水彩、油画多用点、面造型,多用科学的透视、比例、色彩、光影。形成了中西方并行的艺术观念与模式。千年中国画,历朝历代大家与经典作品无数,宗教与记录史实的严肃题材作品之外,其他山水、人物、花鸟作品,因为绢本材料的局限,存在:过多的折射封建国民性与价值观;对文学的依赖与诠释;审美与技巧的趋同性;作坊、师傅带徒弟式的狭隘的个人、区域性、书本观念、技法传承;寓教于喻与过多的自我感觉、自我表现。很多作品,千篇一律的线条、水墨,二维平涂式透视(散点)、造型比例(缺乏科学、解剖学对物象结构的了解),缺乏对色彩、光影规律的研究与表现,沉重、刻板有余,丰厚、轻松、情趣、幽默不足。随造纸术出现与宣纸使用,所以才有宋代以后文人对题材、笔墨情趣的提倡、追求与笔墨效果的探索。明、清时期水墨画更加丰富,完成了由精致工笔到高度概括、甚至粗放的写意的飞跃。但比例、透视、色彩、光影等问题,仍很少涉及与改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摆脱了“文革”的束缚,改革开放中,文化艺术得以中兴。在恢复传统与借鉴西方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各种艺术思潮百花齐放,色彩纷呈。其中思想活跃、注重并具有严谨文化、艺术规律、造型能力等的学院艺术,成为当代艺术创新的先锋。刘阳先生1986年创立的沂蒙画派,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中应时而生的。
30年,在不断形成与完善“现实的哲理、浪漫的敏感、象征的朦胧、荒诞的解构”艺术思想与技巧体系的同时,刘阳先生始终如一的坚持走创新之路。刘阳先生书画艺术,独特创新的特点大致如下:
1、题材创新。刘阳先生作品题材,将从未有人表现的沂蒙山,着力用大构成、大块面、大色彩,以达到北方山水疏旷的效果。而江南、湘西、云贵青藏高原等大系列,则更加注重水墨韵味。
2、构成创新。构成是指:A题材选取的布置,B整幅作品的构图、设置。刘阳先生作品的构成,吸收围棋的用边与黄金分割比例,整体中有重点,重点中亦有重点。同时利用边的空间的边际效应,通过用笔的节奏、内容的旋律、物象的方向、光影色彩的递进,将视线引到画外,延伸了情节感,拓展了欣赏与想象空间。
3、造型创新。造型是指:A物象自然结构、形象、比例、动态,B艺术化结构、形象(包括变形、符号化提炼)、比例、动态,C点、线、面的造型方法。中国画多用线条造型,西方水彩、油画则点、线、面互用。造型不是抄形,需要有专业造型基础,与变化提炼能力。刘阳先生作品中的物象造型,是根据作品需要,通过改变物象比例、透视、形状、及色彩、光影,实现的。造型最关键的是:在科学的结构与美学基础上,突出强化物象规律化的趣味,而不是随便乱来。造型直接影响作品的深度、寓意,及风格特点。
4、透视创新。中国画是散点透视,也就是画中物象,根据需要任由作者任意上下左右排列组合;西方水彩、油画是科学的焦点(一点)透视。刘阳先生作品,是在传统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基础上,吸收、融合西方绘画与摄影的焦点透视,及俯视、仰视、侧视等多种视角,从而拓宽了视觉空间与层次。
5、笔墨创新。中国画历来注重用笔、用墨。用笔即用笔的方法(笔法),是指用笔的力度;用墨,则是指用单色墨,造型、勾画、点染、渲染,这其中用水调和是关键,浓、淡、干、湿有墨分五色之说。中国传统水墨画,最大的问题是,对物象结构研究不足,过分强调“写意”的不求甚解,及所谓过于盲目与随意的“空灵”的留白,以至于导致以“笔”、“墨”,掩盖对结构把握的欠缺,看似表现的内容铺天盖地,却常常流于空泛、薄弱,缺乏力度。用笔的能力与程度,决定了水墨的趣味与效果。刘阳先生在继承吸收龚贤、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等先贤,用笔灵动或的层层积染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的用水用墨,达到匠心与天成有机融合的 境界。
6、色彩创新。中国画中写意画、水墨画,多以单色墨为造型、勾画、点染、渲染的主要方法,追求“雅”或“淡”。但是淡雅,并不等于色彩单一、单调。西方水彩、油画,则讲究科学的色彩关系与整幅作品的调子(色彩倾向)。中国画对色彩的理解有些过于极端,要么以中国画工具材料的宣纸、水墨是特色、认为“水墨”是中国画的“魂”,对色彩加以排斥;要么在对色彩关系、科学规律、色调,及用色彩造型缺乏了解、研究,只知物象的“固有色”,或是盲目照搬西方水彩、水粉、油画色彩的使用。乱用色彩,导致脏、乱、腻、花。刘阳先生长期坚持每一幅作品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同时融入其他色彩,做为微调与补充,既保持作品的通透、洁净、清爽,又丰富丰厚。从而达到表现四季、晨昏、阴晴与光、色的最佳效果。
7、线条创新。中国画自产生之日起,千百年一直是用线条造型。刘阳先生自幼习书法,对点、线有极深刻的理解。而他线条技巧的升华,是在大学时期,他通过有人推的装满湿砂子的小推车轮,留在地上的那种压力、力度、拧曲的痕迹,受到启发。所以先生作品的线条,弹性与张力十足、变化无穷。
8、光影创新。中国画历来只画形、色(随类赋彩),不画光与影;西方水彩、油画,则在注重科学解构的基础上,更注重科学的光影关系(有光才有物象)。光影引入中国画,是受近现代西方绘画、摄影影响。光是造型的基本手段,没有光,黑黢黢一片,不可能有物象外形形象,也就不可能有“意”的传递。但中国画对光影的理解,却始终处在“一点光源”的被动与教条的之中。如同好的摄影作品,恰恰是通过对主光源、固有色、反光、环境影响等光线的发现与使用,达到最佳效果。光,不仅塑造了物象的外形,也塑造并影响物象的色彩,甚至思想深意。所以在刘阳先生作品中,会有很多种光的形式出现:或一片天光穿透云层直泄而下、或如舞台一束光线斜射而出、或受阳光、环境影响的彩色雾霭蕴韵无限……
9、抽象与化、符号化创新:中国绘画从宋代文人艺术,到明、清的写意与意象画,及西方现代艺术的符号化、抽象艺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有很多人看不懂意象、抽象艺术。所谓“抽象”艺术的规律,不外乎是:要么取物象局部;要么打破种类界限,将物象结构、形象、色彩变形;要么重新加减组合与重叠……。刘阳先生作品的抽象与符号化,包括:A通过比例、透视变化,将物象重新变形;B根据作品需要,人为改变与调整色彩关系;C通过设计方向、动态、空间及笔墨、光影、色彩,重新组合物象关系,并预留出欣赏空间。
10、签名创新。中国汉字特性,决定了自古产生的特有的书法签名与印章。秦汉以前,多是自皇帝到臣子的政令与商人的信用凭证,多用金属铸凿,并未用于艺术品上。中国书画注重在作品上签作者姓名、字、号,或是室名,始于宋元文人自刻印章与加盖印章之风,经明清一直延续至今。由加盖作者姓名印章的补充与趣味,衍化成以示郑重与真伪。刘阳先生作品的签名,不再是以往题写作品名称与签名的“落款”模式,更多的是有感而发、信手拈来。不是为了签名而签名,而是将签名补充成为作品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11、艺术思想创新。80年代香港陈余生等先生,将刘阳先生艺术思想与技巧体系归纳为:现实的哲理、浪漫的敏感、象征的朦胧、荒诞的解构“。其实不论自然、社会、人、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每时每刻都是在现实与幻象中纠结。顺应规律、不断完善,就成为最重要的“适者生存”的特质,顺应便可平和、平淡、平静,便可静观、内省,便可见本性、真性,便可不矫饰。经过提炼的“真”与“朴”的简洁与纯粹,是艺术思想最初元的原动力。才会永持不重复与不断变化的创新的丰富、丰满。
12、文化内涵创新。中国书画,自古分为官宦士大夫、与文人、及匠人之作,历来文化人是创造、创新与提出并探索、完善观念、概念的主流(能写会画的古代官宦士大夫,亦大都是经科举为官的文化人)。宋元以来提倡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文人画,更加注重文化气息与笔墨情趣。随时代变迁,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当下,并不是会背、会写几首古人的诗词,就能唬人那么简单了。综合文化素养、眼界、生存背景、价值观念、态度、与专业标准、水准能力,是艺术创新内在的核心。同时,现时代材料的更新,发现、融合、完善多种元素与文化含量技巧、方法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用现代人的视点、思维、方式,表达、表现,新的题材、内容、规律、趣味,是当代艺者需考虑与要做的。
刘阳先生将他掌握与理解的古今诗文、书法、篆刻、中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元素,甚至其他学科的概念与方法,将取舍与精致,有机的融合起来,不断创造变化的多维艺术感觉与空间,总能令人领略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高度、深度、广度。
刘阳先生认为:过去不断变化、创新的30年,创立画派,空间、题材、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是具体的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仍需不断提升与完善,已是历史。而未来广义的创新,则是要用一生,在不断变化的中外自然、社会,从多时空、多种材料、多种观念、方法、技巧的关注与有效实践的事。需要有更广博、精深的综合文化、专业知识、技能,作为补充,以更大的胆气、能力、实力,更精准的观察、思考、行动,在不断客观、清醒的认识过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否定与完善自我,甚至包括那些已取得的成绩、成就,才是真正意义上创新与高度所必需的。
刘阳先生已行走在未来的创新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