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基础的创作
——中外素描浅谈
刘阳
素描并不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它是一种研究结构、透视、空间维度、光影的独立形式,也是一种独立创作的艺术形式,但由于它的单色表现形式,越来越面临被其他绘画形式同化的境地。
我国古代没有素描与素描技巧的概念,因为中国的绘画是“散点”(透视)排列、不注重光影的平面二维的,可见透视、光影决定了艺术的维度与表现方式。
我国为什么把素描当作美术教育教学的结构研究基础的手段,大概并不只是当初五、六十年代定位于苏联“契斯恰科夫”的切入点,一个重要原因大概便是国人轻视单色的铅笔画,认为是“小儿科”,是简单的形式。另外,对素描认知的误区,其实素描并不见得只是铅笔类(虽然一些“草稿”、“墨稿”、“小稿”均属素描之列),但素描可以是铅笔的、毛笔的,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用色彩表现的独立创作的画种。
1.素描是描绘所有事物结构的多维、便捷的表现手段;2.素描是描绘所有事物光影的结构特征的极致方法;3.素描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4.素描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观念的、抽象的。素描需要解剖与结构;素描需要光与影;素描需要透视;素描需要相互的关系与构成;素描也需要色彩。
遍观世界艺术美术史,从古代岩画,到古希腊、罗马雕塑,经文艺复兴、中世纪宗教绘画、新古典绘画及至现代各流派,科学严谨的结构、造型与光影技巧的使用,贯穿始终,尤其是经达芬奇等人创立解剖学透视学之后,素描所体现的创作过程的准备与积淀便不言而喻。几乎所有上了画史的大家无不是热爱素描并为之倾心呕血的人物,他们的名字与贡献不可磨灭(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拉斐尔、勃鲁盖尔、丢勒、荷尔拜因、卡拉瓦乔、伦勃朗、鲁本斯、凡·艾克、委拉斯贵支、普桑、夏尔丹、华多、布歇、达维特、德拉克洛瓦、透纳、康斯太勃、戈雅、柯罗、米勒、库尔贝、马奈、德加、莫奈、劳特雷克、毕加索、雷诺阿、塞尚、马蒂斯、凡高、维亚尔、席勒等人),这些先驱者或是用线条画结构,或是用光影衬结构,或是干脆将结构升华,提炼出某种气氛,他们并不把素描作为简单造型训练,而是作为一种技巧的整体创作的一部分。
素描的现象是研究结构、光影的单色表现。其实,就“无色之色”的极色中,也分“黑、白、灰”不同色度与色相的表现差异。就素描
被曲解为所有绘画造型的“基础”而言, “磨”与“摹”把素描变成了造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