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艺术论(绘画部分):事态的印迹 - 艺术圈 - ARTMEI艺术网

刘阳艺术论(绘画部分):事态的印迹

事态的印迹

——中国人物画浅谈

刘阳

 

传统中国人物画,很多是以记录所谓士大夫的行为及欣赏为前提的(如游春图、簪花图、步辇图、康熙游猎图等),或是描绘精神与宗教崇拜的人物与封建统治者参与的历史事件的记录,尤其墓室壁画、一些石窟壁画都证实了这一点。

中国人物画为什么当初选择了线条勾勒、填色“工笔”?大致原因有:1.沿袭岩画与壁画的的方法;2.工具材料的限制:在纸发明之前,中国画画于柔软且薄而透的绢上,必须精勾细染。

人物画经汉墓壁画、历代石窟壁画、顾恺之、阎立本、张萱、周昉、赵孟頫、唐寅、仇英,中国人物画的题材、技巧没怎么变化。虽然有如粱楷等人作写意画,但真正的写意画的产生与完善,是纸被发明、生宣纸出现之后,正与苏东坡等人提倡文人画与写意画同时出现。像吴道子、李公麟、梁楷、徐渭、任伯年,则在水墨中寻求线条造型变化的魅力,同时也使得人物画不论从内容到主题以至技巧都轻松下来、拓展开来了,但作品内涵却没有多少摆脱前人的窠臼,只不过多了些文人情趣与市井的小情调罢了。

人物画到当代蒋兆和、徐悲鸿先生之后,才从根本上有了改观,强调科学化教学体系,注重写生与结构,强化由写实入手到创作宏篇巨制的社会化感化作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评论 (0)

您必须在登陆注册后,才可以发表评论!